2012建築所展系列演講

2012交大建築展系列演講

2012建築所展系列演講

地點:國立交通大學人社一館建築所大廳

演講者、時間 & 講題:

  • 03/08 (四) 13:00 王識源:Computational Design 數位設計趨勢
  • 03/12 (一) 13:00 莊熙平:不設限 • 不受限 Knows No Limit, There’s No Limit
  • 03/15 (四) 13:00 劉育東:建築的數位理論發想
  • 03/19 (一) 13:00 Jonathan D. Solomon:Aformal Architecture: Hong Kong’s Spatial Logic

演講人簡歷:

王識源

  • 瑞士聯邦理工學院電腦輔助建築設計碩士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建築碩士
    淡江大學建築技術系學士
  • 淡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
    Adjunct Lecturer, TamKang University
  • 逢甲大學建築系 兼任講師
    Adjunct Lecturer, Feng Chia University
  • 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 兼任講師
    Adjunct Lecturer, Yuan Ze University
  • 奧地利因斯布魯克大學Proto-Design工作營 講師
    Tutor, Proto-Design Workshop, Universität Innsbruck
  • 瑞士HOSOYA SCHAEFER Architects 建築師
    Architect, HOSOYA SCHAEFER ARCHITECTS, Switzerland

莊熙平

  • 台灣東海大學建築系
    美國賓州大學建築碩士
  • 美國建築師執照
    1994年獲得推薦入選為美國建築學會(AIA)會員
  • 2000年名列「國際專業名人榜」(International Who’s Who of Professionals)。
  • 1996~2000年間擔任建高集團執行董事,協助旗下BASCOM 集團的初期經營
  • 2006年4月間再度加入建高集團,擔任集團董事總經理
  • 美國矽谷著名的漢鼎亞太(H&Q Asia Pacific)香港公司副總裁,投入管理該公司在中國約兩億美元的風險基金投資,負責項目包含商業不動產、大型基礎建設、電信網絡、生物科技等,執事期間並參與研究審核地產、電信、無線通信、生物科技等投資項目。
  • TEAM10 媒體集團執行長,投入多媒體事業的投資經營,跨越影視、廣告、多媒體、動畫、代理行銷及發行授權、時裝等產業,合作對象包括知名跨國企業、國際4A廣告代理商、以及電信網路、傳媒公司。
  • 2005年初結合國際投資銀行在北京創辦先驅中國的專業方程式賽車運動公司-「三大騰飛(北京)方程式運動有限公司」(March3 International Ltd.),推動在中國新興的方程式賽車發展。

劉育東

  • 哈佛大學建築設計博士
    麻省理工學院共同博士研究
  • 亞洲大學副校長、講座教授
  • 交通大學建築研究所創所教授
  • 曾任哈佛、奧斯陸、智利、以色列與北大之客座 教授
  • 曾任亞洲電腦輔助建築設計學會(CAADRIA)理事長
  • 研究論文發表於國際ISI期刊、學術專書由Birk-hauser出版,曾獲2003年第一屆歐洲建築學術 論文「派粹維克獎」
  • 2006年威尼斯雙年展義大利館國際評論
  • 設計作品獲韓國《建築世界》雜誌選為台灣首位之「每月建築師」專輯
  • 曾應邀參加威 尼斯、東京、法國、智利、佛羅倫斯、巴塞隆納、香港、大陸等建築展
    2007年在北美館舉行研究室個展「明日建築展」,獲選「台灣十大公辦好展覽」。
  • 曾應邀創立「遠東國際數位建築設計獎」、「宏碁數位創作獎」、「空間母語建築獎」、並協同規劃首次跨越兩岸之「遠東建築獎」。
  • 於1999年起邀請 Peter Eisenman、安藤忠雄、伊東豊雄、Zaha Hadid 來台進行建築計畫。
  • 2007年受邀主持台灣首次十國二十位建築師之「下代基因」集體創作,由A+U雜誌發表為2008年6月全本專輯、並受邀參加第 十一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 2008年應大師Peter Cook與伊東豊雄邀請,參展台灣首度受邀之「歐亞建築新潮流2008-2010巡迴展」。

Jonathan D. Solomon

  • 香港大學建築系 系主任
    北美、歐洲、亞洲等眾多建築院校任教和講學。
  • 美國建築師學會(AIA)香港分會的成員
  • 香港建築師學會(HKIA)仲會員
  • 駐香港的美國 建築師,香港大學建築系助理教授。
  • 2009年獲得了美國建築師學會(AIA)頒發的設計優異獎。
  • Solomon是306090系列書的編者之一,2010年出版了第十三卷《持續與發展》 (Sustain and Develop)。
  • 出版《建築小冊子#26, 謝里丹高速公路的13個項目》(Pamphlet Architecture#26, 13 Projects for the Sheridan Expressway)(普林斯頓建築出版社于2004年出版)。
  • 他還作為2010年威尼斯 建築雙年展美國館工作坊活動的聯合策展人,策劃了“建築實踐中的美國模式”活動。
明日建築展

明日建築展 Architecture of Tomorrow

明日建築展

  • 計畫類型:展覽、產學合作
  • 展期:2007.02.14~04.22
  • 地點:台北市立美術館3C展區
  • 主持人:劉育東
  • 展場設計:林楚卿、邵唯晏
  • 贊助、合作單位:遠東集團徐元智先生紀念基金會、微星科技、文資中心籌備處、大阪大學笹田研究室、空間母語基金會、資策會網多所、工研院創意中心、中科院電子系統研究所、奧圖碼科技、鼎緒科技
  • 榮譽:獲選「2007台灣十大公辦好展覽」、大學建築系所首次獲選進入北美館展覽
[siteorigin_widget class=”SiteOrigin_Widget_Image_Widget”][/siteorigin_widget]
明日建築展

建築歷史是一個形體與空間的發展史。從史前、埃及、希臘、羅馬,中國、印度、馬雅,早期基督教、拜占庭、仿羅馬,回教,哥德、文藝復興、巴洛克、新古典、工業、現代、後現代,歷經可稱為前數位時代的高第、史代納、科比意、烏榮建築,直到數位時代建築與後數位時代建築。建築歷史不曾停頓,從「昨日」到「今日」,同時也正邁向「明日」。

明日的建築,會有什麼可能性?

明日虛擬空間

本區展出安藤忠雄所設計的交大人文藝術館之實體模型,亦透過3D虛擬實境技術,讓參觀者預先體驗漫步其中。以此技術,人們可以在新建築還在規劃、設計階段,就能遊走其中、親身感受空間氛圍,成為新型態的設計溝通媒介。

明日歷史空間

無論建築如何演變,最後都將是明日的歷史。本區運用數位科技留住歷史文化遺址、甚至早已消逝的歷史空間,讓歷史風貌得以再度重現,以透過大螢幕的投影互動裝置,參觀者可以超越時空限制,以近似真實比例感受歷史建築、重新體驗。

明日藝術空間

本區將富有氣勢、動態、連續的書法運筆特性轉化成流線、順暢、具有藝術性的書法建築空間「狂草建築」。本所團隊將中國書法線條導入電腦程式中,創造出狂放、自由的建築線條,再以雷射切割、快速成型、自由曲線金屬管等技術,將這些書法線條立體化,成為洋溢東方藝術氣息的空間結構。

明日智慧空間

本區以未來科技生活為概念,提出新型態的辦公及居家智慧空間構想,超越傳統空間定義,也更貼適人們的情緒需求。「Office沙龍」擁有最智慧的辦公科技、也將大自然和咖啡廳情境引入,將是所有上班族夢寐以求的辦公空間。「時光Home Pub」將生活記憶與空間完美融合,只要把酒杯放上桌,不僅觸發情境變化,曾經來過的朋友們的杯印會在桌面上明滅,喚起主人的記憶。

 

明日傳統空間

傳統元素如何融入工業廠房建築?自由形體建築如何採用客家元素?本區以數位技術介入建築空間設計,把台灣的老房子經複製、現代化、創新等分析步驟,包括建築元素、空間屬性、文化內涵納入前衛建築設計中,企圖發展台灣傳統建築數位創造的新階段,引領明日臺灣建築之轉型。

明日無線空間

本區以無線形式融入所有展示空間,各空間也以個人化回應參觀者的到來,並以懸浮的都市建築為意向,窺見其間不同的自然場景,誘發無盡想像。

明日網際空間

本區以網路技術讓本展的空間躍然網際之上,無遠弗屆。串連本展各主題,藉由參觀者本身之體驗,亦即紀錄參觀者在展場中行走與停留的動態,予以統計、揭露群體興趣指數,並在參觀者離場時領取個人參觀資訊卡片、網路ID,日後得以上網持續關注本展的群眾興趣變化,藉此揭示虛實交錯與高度互動性的未來建築空間。